李娜退役后这五年:普通而不平凡
因为入驻国际网球名人堂,李娜又登上了热搜。
(photo:Tennis Hall of Fame)
2011-2014年,她的每场决赛在中国都有亿万观看人次,那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热搜。
从2014年退役到现在,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场上火爆的李娜另一面,她的皮肤越来越白,拉着孩子走路的时候是一位普通的母亲,但我们依然能在“李娜”两个字的底下感受到人潮涌动。
“退役的网球运动员”
李娜在赛场上夺得两个大满贯,退役的五年间在场下也夺得了两个“大满贯”,那几乎占据了她退役之后的大部分生活。
在媒体采访的间歇,她要去喂奶,原来冲运动饮料的手,现在要用来冲奶粉和米糊。
做运动员的时候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她曾经无数次梦到一个又一个网球向自己飞来,要砸在她的身上,自己能做的就是挥拍接球。
退役之后她很少再做这种梦,唯一一次是梦到比赛的时候孩子不见了,她惊出了一身汗。
冠军是一时的,狂风暴雨般的欢呼声和如海般的鲜花终究要放在昨天,数字和宏大的形容词被印在泛黄的纸张上面,当起床看到第二天早上日光的时候,一切都将清零,个体自然地汇入普通的生活洪流中去。
她过去将自己定义为“网球运动员”,现在则称自己为“退役的网球运动员”。从网球的赛场转换到生活的赛场,她退役之后相夫教子的生活,稀松又日常。
不为下一个李娜
退役后,人们还能透过闪光灯捕捉李娜的踪迹。她的传记电影即将上映,她也上综艺,但她最割舍不下的,还是网球。
她想创办网球学校,但不是为了培养下一个大满贯冠军:“退役这几年我主要从事青少年培养这一块,没有做职业选手教练的打算。我的梦想是开网校,但不是以培养冠军为前提,主要是给喜欢网球的青少年打造一个快乐的训练环境,让他们享受这个项目带给他们的乐趣。”
体育比赛中,拿到冠军的只有1%,剩下99%就不重要了吗?她将目光放在剩下的99%,创办网球学校的目标不是“培养下一个李娜”,而是让网球变成一种经历。
李娜说自己的初衷是“让每一个平凡大众可以接触网球,享受网球”。她知道只有让青少年发自内心的喜欢上网球,才能让这项运动在中国发生改变。于是她担任武汉网球公开赛的全球推广大使,她和老朋友们相聚在武网,现身比赛现场和球迷们积极互动,在推广武网的人群中,总能见到李娜的身影。李娜希望武网能够带动家乡的网球发展,让网球成为武汉的全民运动。
她是年轻人的标杆、旗帜性的人物,在她的带动下,我们从个体身上看到了这项运动在不断地更新变化。
在武汉网球公开赛志愿者招募工作中,有粉丝从重庆、福建等地方远道而来,我们看到社会人士在李娜的带动下都来参与到一场网球赛事的工作中来,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网球事业的热爱,对于梦想的追求,这些都是普通人身上不平凡的闪光点。
荣誉背后,是对中国运动行业深远的改变
李娜两夺大满贯,让国人见到了顶峰,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冠军。
而能够进入名人堂,绝不仅仅因为两座大满贯和世界排名,更重要的是在于李娜对于网球这项运动的热爱以及坚持,在于她对年轻人对于网球这项运动的激励作用。
(photo:Tennis Hall of Fame)
她以一己之力带动一个国家一个运动产业的改变,这种带动作用是“李娜”标签存在的意义。
李娜的前教练卡洛斯说:“你就是最好的教材。活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这就是一个网球冠军的活法。”
李娜在这片土地上一直是有着鲜明个人风格的存在,当初她突然宣布退役的决定让不少人都错愕,人们难以想象这位网球女王、商业宠儿退役之后的日子。
五年下来,李娜的生活被日常琐碎围绕,一双儿女让她淡忘了曾经的大满贯荣誉,但她依然是闪光灯底下的焦点,她出现的地方,永远都代表着“中国网球”几个字。
她人生的下半场已经云淡风轻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并且成绩还不错。
生活本身就是一城又一城,并不是你到了一个目的地就走到了终点,荣光和鲜花让你目眩,但生活呼唤着你再出发,不断地出发上路才是人生常态。
这就像中国网球运动一样,一项又一项赛事落地,一年比一年更有意思,吸引了更多人参与进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依然在不断地往前走。
在路上是常态,拾得一些光点,都是普通的日常,而坚持下去,用自己的力量去发光发热,影响着一批又一批人,这又是不平凡的。人们看着那些光点逐渐汇聚,成了燎原的星火。
中国的网球运动,和李娜一样,普通又不平凡。
# 互动留言 #
你最想对娜姐说什么心里话?
(photo:Roland Garros)